咨询热线:0736-7158838

产品展示

教学基地

红色基地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培训基地 > 红色基地

本栏介绍:

河南红旗渠

2023-04-22 11:17:15
563次

      20世纪六七十年代,在党的领导下,河南林县英雄的人民以“誓把山河重安排”的坚强决心,在巍巍太行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,为林县铺开了一张引、蓄、灌、提相结合的水利网,结束了这里十年九旱、水贵如油的历史,铸就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

   位于南太行山东麓的河南林县,所辖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多是山区,1944年解放时,全县水浇地面积仅有1.2万亩,550个村中有307个常年饮水困难,有181个村要走五里地以上才能取到水吃。据统计,红旗渠建成前,林县人每年有将近1/3的时间抛洒在漫长而又崎岖的取水路上,一盆水一家几口轮流洗完脸还要再澄一澄喂牲口。一首民谣逼真地反映出旧林县的面貌:“旧林县,真可怜,光秃山坡干河滩,有雨冲的粮不收,没雨旱的籽不见。”

  新中国成立后,农民通过互助组、初级社、人民公社等形式集中资源,具备了协作生产的能力,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破解了以前单门独户无法解决的难题,修建了英雄渠、抗日渠、淇南渠、淇北渠、天桥断渠、南谷洞水库、弓上水库等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。

  1957年的全国山区生产座谈会后不久,中共林县二届二次党代会通过了县委《全党动手,全民动员,苦战五年,重新安排林县河山》的报告,誓要从根本上改变林县山区的面貌。但就在林县人民热火朝天地治山治水时,1959年春天开始的大旱却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:半年没有下雨,几条过境河接近断流,新建的水渠无水可引,水库无水可蓄,秋播无法开展,甚至又发生了人畜饮水困难。

  严酷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:要想彻底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,必须把眼光放远,到县外寻找可靠水源。经过深入调研和磋商,最终决定建设引水渠由山西平顺引浊漳河水跨越太行进入林县。

  1960年2月11日,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,林县3万多名老百姓,以县委领导干部为先导,踏上了建设引漳入林工程的道路。

  在一个月后召开的民工代表大会上,这项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。

“自力更生是法宝”

  数万修渠民工同时开工,住房、材料、工具、运输……都需要解决,每天光粮食、蔬菜和取暖用煤就要15万公斤。红旗渠开工之时,党和人民正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,一时难以拨出力量投入建设。

  是等经济形势好转后再做打算?还是不等不靠,迎难而上?

  林县儿女选择了后者:“宁可苦干,不能苦熬。”红旗渠开工之初,县委书记杨贵在会议上说:“我们要清楚,单纯依赖国家是不行的。我们还要懂得全国富强是由各省搞好生产组成的,全省生产搞好,是由各专区、各县搞好生产组成的,如果都要依赖国家,国家的钱、粮从哪里来呢?”

  “自力更生是法宝,众人拾柴火焰高,建渠不能靠国家,全靠双手来创造。” 林县县委把工地指挥部设在了施工前线盘阳村,干部与民工实行“五同”: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、同学习、同商量解决问题。山高坡陡,建渠材料运输不便,各公社分段包干,组织先遣队架桥填沟,赶修出一条简易公路。修渠民工出工按受益面积分配,自带口粮和工具,不足部分由集体补助。工地上没有住房,他们就住山崖,垒石庵,挖窑洞,搭席棚。隧道深处没有光线,洞内点灯既费油又熏眼睛,就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照明。粮食不够,他们用工余时间上山挖野菜、采树叶,拌上玉米面、红薯面、谷糠面之类的粗粮。没有上建设前线的干部、群众也都尽可能地省下口粮支援红旗渠建设工地。

  劳力、工具、干粮可以自带自筹,但是开山筑渠所需的炸药、雷管、钢钎等却需要大量的资金。工程建设之初,县里可供使用的资金大约有300多万,主要就用于购买这类物资。随着工程的推进,资金需求越来越大。开工第二年,县里商议决定抽调干部成立劳力管理组,组织工程队外出到其他城市承揽建筑工程,用以弥补红旗渠建设资金的不足。根据完成后的测算,整个工程总投资6865万余元中,国家投资1025万多,占总投资的14.94%;县社队投资5840万多,占总投资85%以上。

  当时的艰苦程度,从当地水利史的记载中可窥一斑:“抬杠断了改做镐把,镐把断了做锤把(炮锤、手锤),锤把断了当柴烧石灰。抬筐、车篓用量大,易砸坏,新的就用铁丝、旧车带包边兜底,用破了再修编,直到用烂后,当柴烧石灰。钢钎用短了改制撬杠(手撬),撬杠短了改手钻,手钻短了加工钢寨。洋镐头坏了自己修,用废了再加工成炮锤和瓦刀、勾浆匙。”

  艰苦的自然环境,匮乏的物质资源,没有磨灭林县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,反而磨砺出百倍的坚韧,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。

  建设需要大量水泥、炸药等物资,购买所需资金量大,而且渠道难找、购买周期长,跟不上使用的需要。县里自己办了水泥厂,土炉烧结,土箩筛选,源源不断地供应了七成以上的水泥。开山所需的炸药供应不上,林县人民就多积有机肥,省下化肥中的硝酸盐,配上锯末、煤面、谷糠等碾碎,就是自制的炸药,产量跟得上需要,成本却降到了购买炸药的1/4。建设共用炸药2740吨,自制的就有1215吨。修渠砌石头需要大量石灰,原料石灰石虽然漫山遍野,但是传统的小石灰窑产量低,耗煤多,烧成后还得再行运输,费时又费力。林县人在施工中发明了“明窑堆石烧灰法”,不用砌窑,将石灰石和煤逐层垒叠好后封泥烧制,效率大大提高,省煤近一半。

  红旗渠开工之初,林县的水利技术人员还不到30人。修渠十年,林县儿女削平了1250座山头,凿通了211个隧洞,架设了152座渡槽,创造出了“坝中过渠水,坝上流河水”的空心坝,建成了“槽下走洪水、槽中过渠水、槽上能行车”的渡桥,发明出了悬崖绝壁的“土吊车”,创新了上百项工程、技术成果,培养锻炼了5万多名石匠,3000多名懂技术、会管理、能领导施工的工队长、技术员,涌现出总指挥长马有金、“排险队长”任羊成、“神炮手”常根虎、“凿洞能手”王师存、农民水利技术员路银等多位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。林县儿女凭着“一锤,一钎,一双手”,筑就了这条流淌着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精神气质的人间天河。

凭借上上下下、四面八方的团结协作,无私奉献,1965年4月5日,红旗渠最艰难的第一期工程——总干渠工程完工,由山西平顺而来的滔滔漳河水,终于流淌到了林县。正是社会主义“集中力量办大事”的制度优势,凝聚起改造山河的磅礴伟力,让被干旱缺水折磨了上千年的林县人民实现了“劈开太行山、漳河穿山来”的壮举。正如县委书记杨贵在总干渠通水典礼上所说的:“漳河水是来之不易的。当你用红旗渠水浇地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做饭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发电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加工的时候,当你用红旗渠水洗衣服的时候,千万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千万不要忘记国家的支援,千万不要忘记兄弟县和兄弟单位的帮助,千万不要忘记红旗渠的每一滴水都是干部和民工们的血汗换来的。”

“红旗渠精神永在”

   红旗渠的故事,经由报道、展览、纪录片、电视片等形式广为人知。太行山上这道梦想照进现实的人工天河,记载着林县人不认命、不服输、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,映照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、不懈奋斗的身影,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、伟大奋斗精神、伟大团结精神、伟大梦想精神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和国内外人士,给所有在困难中徘徊踟蹰的人以向上奋进的力量。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(1994年设市)的、河南的精神财富,更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,永远震撼人心。
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东方红教育培训中心

电  话:0736-7158838

官  邮:dfhjypx@163.com  

网  址:www.dfhjypx.com

地  址:中国·湖南·东方红教育培训中心


扫描二维码联系我们

电     话:0736-7158838

官     邮:dfhjypx@163.com

地     址:中国·湖南·东方红教育培训中心

红色教育基地

   关注咨询老师